日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发布《冬春季中药材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冬春季中药材生产管理,预防低温冻害,强化灾后生产管理。
在预防低温冻害方面,《意见》提出,针对木本类中药材,可清沟培土,增加根系深度,保墒增温,避免低温冻害;覆盖捆绑,保持地温相对稳定,减轻寒风直接侵袭根部;树干涂白,有效减轻冻伤;延迟修剪,树体整形修剪时间适当推迟至明年2月至3月。针对多年生草本类中药材,可采用清沟培土、施足基肥、覆盖防冻、浇透冻水、设置防风障等方法,防止低温冻雨导致中药材烂根,提高土壤肥力,延缓土温下降,降低极端低温的危害。
在强化灾后生产管理方面,《意见》要求,对于木本类中药材,待天气好转,要及时拆除捆绑树干的稻草等防寒物,恢复树干生长状态,清除断枝及植株坏死的地上部分。对于多年生草本中药材,出苗前,须及时撤掉防寒土与防寒物,化一层撤一层,促进地温回升,提早出苗。此外,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植株营养;做好清沟排水,提高土壤升温速度,促使植株快速恢复生长;及时喷施生物农药与高效低残农药,预防冻害伤口的病虫害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