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栏目 > 特色疗法

>课程发布
>专家访谈
>产品发布
>技术发布
>各地专家推荐
>通知公告
>邀您入驻
>行业新闻
>中医研究
>专家团队
>中医文化
>特色疗法
>中医方剂
>中医养生
>论文发表
专家风采
  • 葛玉玲

    姓名:葛玉玲

    专家地区:安徽·利辛
    专家擅长:流行病学与研究,营养专家


    【详细】

  • 李学保

    姓名:李学保

    专家地区:河北·邯郸
    专家擅长:颈肩腰腿疼,高血压,胃病等疑难杂症【详细】

  • 徐波

    姓名:徐波

    专家地区:江苏·盐城
    专家擅长:中医正骨推拿

    【详细】

网站栏目
>政策法规
>专家风采
>学术讲台
课程发布
荆防草物白花汤治疗黄褐斑
来源: | 作者:李古松 | 发布时间: 2022-02-04 | 589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褐斑,亦名“黧黑斑”、“蝴蝶斑”、“面尘”,始则色褐,渐则色黑,大都见于中年妇女。对本病的治疗,笔者根据妇女的生理“以肝肾为先天”,病理“郁、虚、瘀”常互见,认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而病于内,以示于面(外),斯无瘀以成斑也。自拟经验方“荆防草物白花汤”随证加减,疗效满意

荆防草物白花汤组成
荆芥10g,防风12g,益母草15g,当归10g,芍药15g,生地15g,川芎6g,白芷12g,白术15g,白茯苓12g,白蒺藜12g,白僵蚕12g,佛手花6g,制白附子10g,菊花6g,凌霄花6g,玫瑰花6g,川朴花6g,旋复花10g,枇杷叶10g(包)。
颜面之荣润,是以气血之充盈为基础;以诸经络之会为枢纽;以脏腑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一旦阻滞,则“气滞血凝”,颜面失其荣泽,形成“黄褐斑”。然而,本病与风邪之伤络也有关。所以,方中首取荆防二药之轻扬。有善治上焦之特性,与诸药相伍,则引伸生发之气,而并走于上。用益母草取其“美容”,武则天曾以此美颜而得名“武则天留颜方”(见《新修本草》)。用四物汤取其乃理血剂之首方,《内经》云:“血主濡之”,“以奉生身,莫贵于此”。陈修园《时方歌括》中赞之曰:“血证诸方括此中”。用诸白取色白入肺,亦寓有黑色者,白可祛之之意。白术、白茯苓取其健运中州,“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之妙用。白芍平肝养血(活血用赤芍)。白芷、白蒺藜、白附子、白僵蚕疏风以祛斑。用诸花取花性之轻扬,惟旋复独降,上通下达,气血调和则斑自消。“诸气者,皆属于肺”,“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故用枇杷叶引之,宣肺以祛斑。全方有宣有补,标本兼顾,气血充盈则上荣于面以治黄褐斑。
验案举例
陈××,女,35岁,4年前因家务争吵频繁导致流产。历半年后,发现两颧色素黄褐,渐向暗晦。现诊:两颧呈对称性斑块,色素较深晦。经期每值潮汛时,乳房与少腹胀痛,经量少而挟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药用:柴胡、赤芍、制香附、益母草各15g,川朴花、佛手花、红花、桃仁、川芎、当归、白术、白茯苓、枇杷叶(包)各10g。6剂后,斑色转淡。按原方减柴胡药量为10g,加生麦芽30g。续进6剂,经至流畅,褐斑消失过半。仍踵原方减桃仁、红花、柴胡、川芎药量各为6g。嘱在每月经汛之前、后各服6剂。计3个月经期,面泽斑消。
按:本例脉证互参,“郁、虚、瘀”互见。冲任壅滞,故经汛时乳房、少腹胀痛。脉络受阻,则血色不荣于面,故褐斑由生。今本方中柴胡、香附以疏肝理气;桃仁、赤芍活血化瘀;生麦芽主升之气,行血消滞以治乳腹胀痛,又能疏肝以制化脾土,脾气健,冲任调,气血和,瘀祛斑消。
盐城市中医院(江苏,224000) 李古松


名医专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