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栏目 > 中医养生

网站栏目
课程发布
  • 葛玉玲

    姓名:葛玉玲

    专家地区:安徽·利辛
    专家擅长:流行病学与研究,营养专家


    【详细】

  • 李学保

    姓名:李学保

    专家地区:河北·邯郸
    专家擅长:颈肩腰腿疼,高血压,胃病等疑难杂症【详细】

  • 徐波

    姓名:徐波

    专家地区:江苏·盐城
    专家擅长:中医正骨推拿

    【详细】

专家风采
>政策法规
>专家风采
>学术讲台
>邀您入驻
>行业新闻
>中医研究
>专家团队
>中医文化
>特色疗法
>中医方剂
>中医养生
>论文发表
>专家访谈
>产品发布
>技术发布
>各地专家推荐
>通知公告
>课程发布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阴阳是什么
来源: | 作者:中华中医网 | 发布时间: 2022-02-06 | 451 次浏览 | 分享到: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阴阳,有学者认为是指人体的阴气、阳气;也有学者认为是指人体肺肾二脏收、藏之气和肝心二脏的生、长之气。但笔者认为,此两种解释有失偏颇。

如把“阴阳”看成是人体的阴阳之气,那么阳气当包括心阳、肝阳、脾阳、肺阳、肾阳等,四时都可以保养人体阳气,岂能只限于春夏?同样,人体阴气包括心阴、肝阴、脾阴、肺阴、肾阴等,四时都可以保养,岂能只限于秋冬?而且,《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春夏只保养阳气,秋冬只保养阴气,则有违“阴平阳秘”的养生思想。

如把“阴阳”看成肺肾二脏的收藏之气和肝心二脏的生长之气也不合理。因为五脏都有生长之阳气和收藏之阴气。春夏若要调养生长之阳气,理应一齐调养,哪有只调养肝心二脏而不调养肺、肾、脾三脏之理?秋冬亦然。

不难看出,这两种解释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解释“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时,都把此阴阳局限在了“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个“小语境”中解释,而没有放在“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个“大语境”中解释。这两种解释都错误地认为,《内经》既然说的是“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那么,此阴阳当然指的是人体阴气、阳气了。

而且,第二种解释把《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等四段话,当作了“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语境”。然而,此四段话并非“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语境”。何以知之?这是因为“夫四时阴阳者”之“夫”是一个收束上文,开启下文的转折词。“夫”可翻译作“至于说”。《内经》这个“夫”表达的意义是:上面“四气(即四时)调神”的道理已讲清楚了,下面开始讲“四时阴阳”是“万物之根本”等这些道理。

由此可见,《内经》用“夫”这个词,已非常明确地表达了“春三月……”等四段话非“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语境”之义。如把此四段话当作“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语境”,是对《内经》的曲解。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阴阳,指的是人体秋冬环境之阴气和春夏环境之阳气。理由如下。

首先,“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句话是说:圣人在春夏,要培养人体适应春夏环境之阳气的生理机能,以增强抗温热机能,如习武之人“夏练三伏”。在秋冬,要培养人体适应秋冬环境之阴气的生理机能。以增强抗寒凉机能,如习武之人“冬练三九”。为什么培养人体适应春夏环境阳气的生理机能,只能在春夏?这是因为人体春夏环境之阳气只有在春夏才最旺盛。秋冬同理。


其次,虽说春夏为阳,但春天也有寒冷的日子,如“倒春寒”。当此之时,则要培养人体适应“倒春寒”之阴气的生理机能。同样,虽说秋冬为阴,但秋天也有炎热的日子,如“秋老虎”。当此之时,则要培养人体适应“秋老虎”之阳气的生理机能。或者说 是非其时而有其气,更需增强机体防御、调整能力。


名医专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