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栏目 > 中医养生

网站栏目
课程发布
  • 葛玉玲

    姓名:葛玉玲

    专家地区:安徽·利辛
    专家擅长:流行病学与研究,营养专家


    【详细】

  • 李学保

    姓名:李学保

    专家地区:河北·邯郸
    专家擅长:颈肩腰腿疼,高血压,胃病等疑难杂症【详细】

  • 徐波

    姓名:徐波

    专家地区:江苏·盐城
    专家擅长:中医正骨推拿

    【详细】

专家风采
>政策法规
>专家风采
>学术讲台
>邀您入驻
>行业新闻
>中医研究
>专家团队
>中医文化
>特色疗法
>中医方剂
>中医养生
>论文发表
>专家访谈
>产品发布
>技术发布
>各地专家推荐
>通知公告
>课程发布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时节话养生
来源: | 作者:健康网 | 发布时间: 2022-02-06 | 523 次浏览 | 分享到:

清明节气为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中国一个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而此时也是一个养生保健的大好时节,而中医讲求“天人合一”,养生也要顺时而养才能事半功倍,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清明节气如何养生。

穿衣养生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春装。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饮食养生

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时令蔬菜。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

清明节气中,不宜进食笋、鸡等。“动风升阳性发物”指易引动肝风,易升气升阳的发物,发物会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有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起居养生

此节气尽管“春瘟”流行,但也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在家坐卧太久。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情,经常出去到森林、河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这个节气衣着要适当,预防感冒。居室装饰避免有毒材料,要经常通风换气。


出行养生

清明踏青时,不宜做运动量太大的活动。较少活动的人群,做运动需要量力而行,不应过大。老年人活动时心率控制在105次/分钟以内,呼吸控制在24次/分钟以内,中青年因人而异适当放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

清明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的祭祀节日。在祭祀先人,缅怀祖德的同时,也当注意情绪的控制,否则有些人容易触景伤情,产生悲观等不良的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在扫墓时,很容易有负面情绪。因此悲伤、抑郁,不宜持续过久,当注意情绪的调节。而对先祖及逝去的亲人,最好的怀念,无过于我们提升自身的品德,光耀祖先。也在生活中学会坚强乐观,让泉下的亲人有所安慰。


名医专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