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栏目 > 论文发表

专家风采
  • 葛玉玲

    姓名:葛玉玲

    专家地区:安徽·利辛
    专家擅长:流行病学与研究,营养专家


    【详细】

  • 李学保

    姓名:李学保

    专家地区:河北·邯郸
    专家擅长:颈肩腰腿疼,高血压,胃病等疑难杂症【详细】

  • 徐波

    姓名:徐波

    专家地区:江苏·盐城
    专家擅长:中医正骨推拿

    【详细】

网站栏目
>政策法规
>专家风采
>学术讲台
>邀您入驻
>行业新闻
>中医研究
>专家团队
>中医文化
>特色疗法
>中医方剂
>中医养生
>论文发表
>专家访谈
>产品发布
>技术发布
>各地专家推荐
>通知公告
>课程发布
课程发布
浅谈科学技术文化内涵与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关系
来源: | 作者:岳阳市海联中草药研究所 | 发布时间: 2022-02-04 | 1133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今社会,把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来衡量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可见科学与技术不论是对一个地方也好,还是一个国家也好,都是举足轻重的。但什么叫作科学?什么又叫技术呢?可以说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为什么这样说呢?就以中医药的科学与不科学来讲,自西方医学进入我国以来,就开始争论不休,直到今天还没有争个出一个结论。而争的前提就是中医到底科不科学,也就是说有没有根据。笔者认为,这种争论主要是谈科学的人不懂科学,不知道科学是指什么?要解决中医药科不科学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叫科学?科学的内涵是什么?只有解决了这个概念问题,才能解决对中医药的争端。
 
    一、科学的概念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认识自然,解释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这样一个多次反复的验证过程,直到人们对它的认识、熟悉、了解、掌握和运用。我们今天提出的普及科学知识,就是让人们了解自然界的事物,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蒙胧的意识中走出来,以此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这就是今天要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说明了科学是启迪人们智慧的一门学科。
 
    二、科学的分类
 
    科学无所不包,无处不见,可以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要你去了解它,研究它,就会体现科学二字。经过人们的反复实践,总结为以下几大类。
 
    (一)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所有词字典籍对科学一词只说是科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但它的科学性表现,并没有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进行量化,但它对揭示事物的本质是有目共堵的。对于社会科学是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其因果关系的。如果按现在有的人用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性来看待它的科学性的话,社会科学又会当作一门伪科学来否定。
 
    (二)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界的一些不被人们认识的事物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各行各业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如医学、气象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等。
 
    (三)交叉科学
 
    交叉科学是综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学科,在学术上叫做哲学。如中医药就是一门交叉科学,它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以研究人的生命规律及生老病死为目的,从全方位来解剖自然界与人体的一门科学。因此,中医药学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科,它是一个多学科的结合。对中医药的认识,就要从多个学科去了解它,研究它,不能就事论事去评价它,指责它。
 
    (四)理论科学与量化科学
 
    1、理论科学
 
    理论科学是以理论来阐明一个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这个理论首先是来源于实践,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产生的结果,由观察这个实践再上升到理论。有人将这种从实践中揭示自然规律总结出来的科学叫经验科学,如中医药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一门独立科学。特别在它揭示人体五脏六腑机能的时候,提出的“五脏藏而不泄,六腑泄而不藏”的科学论断,至今还没有人能否认它的科学价值和作用,也没有什么比它更先进的理论来推翻它科学的存在。东汉时期的华佗,采用动物肝补血的理论,比欧美国家1948年发现动物肝内含维生素B12还早1700多年。维生素B12是血液中的一种原料,现在临床医学上对贫血病人采用注射维生素B12来达到补血的目的。当时的华佗肯定有他的一套科学理论,不然也不会延续至今。那些对中医药持否定态度的人,至今还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否定中医药的不科学根据,只能用喊口号的方式来造声势否定它的价值,还是没有人能否定它的补血作用的科学性。笔者认为,想否认中医药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想用中医药不科学作为幌子来否定整个国家的存在。中医药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兴衰。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韩国、日本把中医药说成是他们的,日本还把中医改成为汉医,韩国把中国文化汉字说成是他们的发明,甚至还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这一点可以说明,中医不是不科学,于是你对中医认识太肤浅,懂得不多,了解甚少。
 
    2、量化科学
 
    量化科学是在社会的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特别在物理化学发展的今天,数据量化就更加显得重要了。我们在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能一概以量化标准来衡量它的科学与不科学。量化科学是建立在计算单位基础之上的,中国的计算方法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例如《周易》中的二进位,湘西发现的竹简上记入的类似九九乘法表的数字,这些都是我国最早的计算方法之一。利用这种数据的量化科学,不是在现代才有的,这种量化科学在我国早就应用于天文历法上,例如二十四个节气的交替时间计算方法,是何等的准确无误。在房屋建筑上木工的勾心斗角计算方法,张谷英的地下水走向,不论多大的雨,屋堂中的天井从来就没有因雨大而水满庭院,其精确度至今没有人超过他。这种量化科学不是中医药就没有,如中医药的五运六气,脏腑的大小;诊脉按呼吸计算动指多少来判断疾病吉凶;用度量来确定针灸的部位;用分、钱来计算中药的用量等等,可以说都是中医药量化科学的结晶。由此可以看出,中医药的量化科学并不少,问题是我们对中医药的了解太少,研究不深,理解不透。特别在不发达的时代,中医药继承下来是采用徒弟的传授方法,有的人为了不使中医药知识作为子孙后代的一种生存条件,并且还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故出现了中医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状。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在玩弄所谓祖传秘方治顽疾的骗局。
 
    (五)科学幻想
 
    科学幻想是指对未来远景的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想象,更不可能去量化,如果按照有些人评价科学不科学是否数据齐全和能否量化的标准来认可的话,科学幻想就不能成立,科学幻想小说更是骗人的把戏。事实证明有科学幻想才有社会的进步,有幻想才有创造发明。可见评价科学的标准不是以数据是否完全及能否量化来衡量的。
 
    三、科学技术与中医药的关系
 
    对于科学与技术很多人把它混为一谈,事实上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技术是指手艺。但现在却把技术与科学交织在一起,谈技术总是离不开科学,其目的是科学要转化为生产力。各级政府并且还专门设立了科学技术管理机构。只有科学进步了,技术才能更新。科学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原理,原理搞清了,技术就自然进步了。如卫星上天,首先就要研究运载火箭,如果没有运载火箭,卫星就上不了天。科学是精华部分,技术是操作过程,也就是说科学是技术的先导,技术是科学的结果。如中医的理论建立,靠中药来体现,中医对人的疾病,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这种辨证论治对否,就靠中药来验证它的真伪了。什么药有什么作用,哪个病该用什么样的药物,验证的标准就是病人吃了病就好转,人就感到轻松,这就是结果。中医药的理论科学就是建立在病人的认可上,而不是建立在实验室。不同的科学实验有不同学科的特点,为什么硬要把不同的学科用一个模式去套呢?这是讲科学还是讲霸道?只有那些对中医药横加指责的人自己才清楚。从政治观点去看问题,奸臣总是指责忠臣一无是处,结果是自己另有目的。由此可见,中医药就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结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科学价值之所在。
 
    四、中医药要加强自身建设
 
    中医药要发展,中医药本身要认真反省自己。首先就是中医药的教育要认真反省。中医药的教育到底对学生教了些什么?除了他们自己清楚外,社会和学生家长一概不清,病人对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深有体会,就是现在中医药院校毕业的学生根本就看不了病。原来学中医对探脉有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说法。现在中医院校的学子,心中也不了,指下就更不明了。学中医的,对望、闻、问、切四诊不认可,学中药的对中草药的加工炮制不精通,学按摩的除了学会了骗人赚钱的术语,按摩能起什么作用?能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说是讲不清,道不明,你叫人家怎么相信你。如椎间盘突出,借用现代的物理原理CT或磁共振一查就出来了,但椎间盘突出是不是就引起腰腿痛,有什么临床意义?脚痛说是椎间盘突出所致,为什么脱出的椎间盘部位又无任何反应?而且相当一部分成年人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很多人就没有腰腿痛,这又是为什么?牵引按摩治腰腿痛的广告满天飞,但突出的椎间盘任你怎么牵,怎么按也牵按不进,既然牵按不进,为什么还要人家花上几千元钱来按来牵呢?这不是骗人又是什么?按摩可以达到保健当时舒服的作用,但绝对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这是众所都知的。但为了扩大招生,我们学校宣传学按摩的如何挣钱,这到底是学府,还是传授生意的经营场所。中医药院校首先就要端正办学态度,从培养真才实学的中医药人才入手,现在中医药的教材精华部分都改掉了,一些表面的皮毛说服不了人家,就连学中医的也怀疑中医,你叫人家不是学这一行的怎么相信你。最起码一点要做到学中医药的自己相信中医药,而不是怀疑中医药的科学价值。
 
    中医药的发展受着中华文化的熏陶,清朝末民初时期开始,中国文化走向失落,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中国文化。特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化更是遭受无情地封锁和破坏,很多历史被歪曲。如人体解剖,自东汉时期就在中国产生了,到了明、清后得到了发展。还有外科手术,也同样在东汉时期就有了,但有谁了解这一科学成就,可以说连“四大发明”都被忘记了,现在把人体解剖和外科手术都无偿拱让给了西方医学。我国的科学历史就这样遭受践踏,不能不使国民感到痛心。
 
    其次是政府要下大气力加大民间中医药收集整理的投入,坚决杜绝有一技之长的民间游医药贩的非法行为。现在打着祖传秘方治百病的遍布全国每个角落,流散民间的一些单验方,对某些疾患确有一定的效果,但它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只好由持有这一特色方法的个体到处游说,处在一个有用却无法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难题,建议由各地的中医药学会负责,把这些流散各地的民间有用单验方收集起来,经过研究整理,加以提升,有用的就认可,无用的就加以否定,给中医药一个发展的宽松环境。
当今社会,把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来衡量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可见科学与技术不论是对一个地方也好,还是一个国家也好,都是举足轻重的。但什么叫作科学?什么又叫技术呢?可以说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为什么这样说呢?就以中医药的科学与不科学来讲,自西方医学进入我国以来,就开始争论不休,直到今天还没有争个出一个结论。而争的前提就是中医到底科不科学,也就是说有没有根据。笔者认为,这种争论主要是谈科学的人不懂科学,不知道科学是指什么?要解决中医药科不科学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叫科学?科学的内涵是什么?只有解决了这个概念问题,才能解决对中医药的争端。
 
    一、科学的概念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认识自然,解释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这样一个多次反复的验证过程,直到人们对它的认识、熟悉、了解、掌握和运用。我们今天提出的普及科学知识,就是让人们了解自然界的事物,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蒙胧的意识中走出来,以此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这就是今天要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说明了科学是启迪人们智慧的一门学科。
 
    二、科学的分类
 
    科学无所不包,无处不见,可以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要你去了解它,研究它,就会体现科学二字。经过人们的反复实践,总结为以下几大类。
 
    (一)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所有词字典籍对科学一词只说是科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但它的科学性表现,并没有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进行量化,但它对揭示事物的本质是有目共堵的。对于社会科学是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其因果关系的。如果按现在有的人用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性来看待它的科学性的话,社会科学又会当作一门伪科学来否定。
 
    (二)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界的一些不被人们认识的事物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各行各业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如医学、气象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等等。
 
    (三)交叉科学
 
    交叉科学是综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学科,在学术上叫做哲学。如中医药就是一门交叉科学,它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以研究人的生命规律及生老病死为目的,从全方位来解剖自然界与人体的一门科学。因此,中医药学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科,它是一个多学科的结合。对中医药的认识,就要从多个学科去了解它,研究它,不能就事论事去评价它,指责它。
 
    (四)理论科学与量化科学
 
    1、理论科学
 
    理论科学是以理论来阐明一个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这个理论首先是来源于实践,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产生的结果,由观察这个实践再上升到理论。有人将这种从实践中揭示自然规律总结出来的科学叫经验科学,如中医药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一门独立科学。特别在它揭示人体五脏六腑机能的时候,提出的“五脏藏而不泄,六腑泄而不藏”的科学论断,至今还没有人能否认它的科学价值和作用,也没有什么比它更先进的理论来推翻它科学的存在。东汉时期的华佗,采用动物肝补血的理论,比欧美国家1948年发现动物肝内含维生素B12还早1700多年。维生素B12是血液中的一种原料,现在临床医学上对贫血病人采用注射维生素B12来达到补血的目的。当时的华佗肯定有他的一套科学理论,不然也不会延续至今。那些对中医药持否定态度的人,至今还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否定中医药的不科学根据,只能用喊口号的方式来造声势否定它的价值,还是没有人能否定它的补血作用的科学性。笔者认为,想否认中医药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想用中医药不科学作为幌子来否定整个国家的存在。中医药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兴衰。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韩国、日本把中医药说成是他们的,日本还把中医改成为汉医,韩国把中国文化汉字说成是他们的发明,甚至还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这一点可以说明,中医不是不科学,于是你对中医认识太肤浅,懂得不多,了解甚少。
 
    2、量化科学
 
    量化科学是在社会的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特别在物理化学发展的今天,数据量化就更加显得重要了。我们在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能一概以量化标准来衡量它的科学与不科学。量化科学是建立在计算单位基础之上的,中国的计算方法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例如《周易》中的二进位,湘西发现的竹简上记入的类似九九乘法表的数字,这些都是我国最早的计算方法之一。利用这种数据的量化科学,不是在现代才有的,这种量化科学在我国早就应用于天文历法上,例如二十四个节气的交替时间计算方法,是何等的准确无误。在房屋建筑上木工的勾心斗角计算方法,张谷英的地下水走向,不论多大的雨,屋堂中的天井从来就没有因雨大而水满庭院,其精确度至今没有人超过他。这种量化科学不是中医药就没有,如中医药的五运六气,脏腑的大小;诊脉按呼吸计算动指多少来判断疾病吉凶;用度量来确定针灸的部位;用分、钱来计算中药的用量等等,可以说都是中医药量化科学的结晶。由此可以看出,中医药的量化科学并不少,问题是我们对中医药的了解太少,研究不深,理解不透。特别在不发达的时代,中医药继承下来是采用徒弟的传授方法,有的人为了不使中医药知识作为子孙后代的一种生存条件,并且还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故出现了中医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状。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在玩弄所谓祖传秘方治顽疾的骗局。
 
    (五)科学幻想
 
    科学幻想是指对未来远景的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想象,更不可能去量化,如果按照有些人评价科学不科学是否数据齐全和能否量化的标准来认可的话,科学幻想就不能成立,科学幻想小说更是骗人的把戏。事实证明有科学幻想才有社会的进步,有幻想才有创造发明。可见评价科学的标准不是以数据是否完全及能否量化来衡量的。
 
    三、科学技术与中医药的关系
 
    对于科学与技术很多人把它混为一谈,事实上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科学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技术是指手艺。但现在却把技术与科学交织在一起,谈技术总是离不开科学,其目的是科学要转化为生产力。各级政府并且还专门设立了科学技术管理机构。只有科学进步了,技术才能更新。科学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原理,原理搞清了,技术就自然进步了。如卫星上天,首先就要研究运载火箭,如果没有运载火箭,卫星就上不了天。科学是精华部分,技术是操作过程,也就是说科学是技术的先导,技术是科学的结果。如中医的理论建立,靠中药来体现,中医对人的疾病,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这种辨证论治对否,就靠中药来验证它的真伪了。什么药有什么作用,哪个病该用什么样的药物,验证的标准就是病人吃了病就好转,人就感到轻松,这就是结果。中医药的理论科学就是建立在病人的认可上,而不是建立在实验室。不同的科学实验有不同学科的特点,为什么硬要把不同的学科用一个模式去套呢?这是讲科学还是讲霸道?只有那些对中医药横加指责的人自己才清楚。从政治观点去看问题,奸臣总是指责忠臣一无是处,结果是自己另有目的。由此可见,中医药就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结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科学价值之所在。
 
    四、中医药要加强自身建设
 
    中医药要发展,中医药本身要认真反省自己。首先就是中医药的教育要认真反省。中医药的教育到底对学生教了些什么?除了他们自己清楚外,社会和学生家长一概不清,病人对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深有体会,就是现在中医药院校毕业的学生根本就看不了病。原来学中医对探脉有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说法。现在中医院校的学子,心中也不了,指下就更不明了。学中医的,对望、闻、问、切四诊不认可,学中药的对中草药的加工炮制不精通,学按摩的除了学会了骗人赚钱的术语,按摩能起什么作用?能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说是讲不清,道不明,你叫人家怎么相信你。如椎间盘突出,借用现代的物理原理CT或磁共振一查就出来了,但椎间盘突出是不是就引起腰腿痛,有什么临床意义?脚痛说是椎间盘突出所致,为什么脱出的椎间盘部位又无任何反应?而且相当一部分成年人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很多人就没有腰腿痛,这又是为什么?牵引按摩治腰腿痛的广告满天飞,但突出的椎间盘任你怎么牵,怎么按也牵按不进,既然牵按不进,为什么还要人家花上几千元钱来按来牵呢?这不是骗人又是什么?按摩可以达到保健当时舒服的作用,但绝对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这是众所都知的。但为了扩大招生,我们学校宣传学按摩的如何挣钱,这到底是学府,还是传授生意的经营场所。中医药院校首先就要端正办学态度,从培养真才实学的中医药人才入手,现在中医药的教材精华部分都改掉了,一些表面的皮毛说服不了人家,就连学中医的也怀疑中医,你叫人家不是学这一行的怎么相信你。最起码一点要做到学中医药的自己相信中医药,而不是怀疑中医药的科学价值。
 
    中医药的发展受着中华文化的熏陶,清朝末民初时期开始,中国文化走向失落,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中国文化。特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化更是遭受无情地封锁和破坏,很多历史被歪曲。如人体解剖,自东汉时期就在中国产生了,到了明、清后得到了发展。还有外科手术,也同样在东汉时期就有了,但有谁了解这一科学成就,可以说连“四大发明”都被忘记了,现在把人体解剖和外科手术都无偿拱让给了西方医学。我国的科学历史就这样遭受践踏,不能不使国民感到痛心。
 
    其次是政府要下大气力加大民间中医药收集整理的投入,坚决杜绝有一技之长的民间游医药贩的非法行为。现在打着祖传秘方治百病的遍布全国每个角落,流散民间的一些单验方,对某些疾患确有一定的效果,但它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只好由持有这一特色方法的个体到处游说,处在一个有用却无法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难题,建议由各地的中医药学会负责,把这些流散各地的民间有用单验方收集起来,经过研究整理,加以提升,有用的就认可,无用的就加以否定,给中医药一个发展的宽松环境。


名医专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