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栏目 > 技术发布

专家风采
  • 葛玉玲

    姓名:葛玉玲

    专家地区:安徽·利辛
    专家擅长:流行病学与研究,营养专家


    【详细】

  • 李学保

    姓名:李学保

    专家地区:河北·邯郸
    专家擅长:颈肩腰腿疼,高血压,胃病等疑难杂症【详细】

  • 徐波

    姓名:徐波

    专家地区:江苏·盐城
    专家擅长:中医正骨推拿

    【详细】

网站栏目
>政策法规
>专家风采
>学术讲台
>邀您入驻
>行业新闻
>中医研究
>专家团队
>中医文化
>特色疗法
>中医方剂
>中医养生
>论文发表
>专家访谈
>产品发布
>技术发布
>各地专家推荐
>通知公告
>课程发布
课程发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防治
来源: | 作者:中华中医网 | 发布时间: 2022-02-06 | 640 次浏览 | 分享到:

慢性肺源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慢性肺心病以气短、咳喘、心悸、水肿,不能平卧等为特征。

慢性肺心病发生的主要环节是肺动脉高压。在肺高压的情况下,右心室收缩时必须加大压力,时间一长,右心室负担过重,心肌缺氧,右心肥大,当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肝大,颈静脉怒张,全身浮肿等右心衰竭现象。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与其他类型的心脏病不完全一样,除了有心力衰竭的表现外,还常常有严重的呼吸衰竭,影响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吸不进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不出去,病人平常就有气短、心慌、口唇和指端青紫等缺氧现象。

肺内感染往往是促进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感染时的发热能增加心脏负担;某些毒素可以直接引起心肌变性、坏死;肺内感染能使肺部原有病变加重,严重地影响肺换气功能。机体的缺氧又可促使心功能不全的发生与发展。

由慢性肺部疾患发展到肺心病,一般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慢性肺心病可通过听诊、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确诊。

慢性肺心病,属于中医学的“痰饮”、“肺胀”“喘咳”、“水气”、“心悸”等范畴。中医认为主要由于水饮之邪,影响于心肺而发病。本病病变部位在肺,但与脾肾关系密切,并影响于心。肺为华盖,居于五脏之上,外合皮毛,职司清肃,若外邪侵袭,日久不愈,损伤肺气,肃降失权,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聚而成水饮,水饮停于心下,就能凌心射肺,出现心悸、紫绀、气短、汗出、水肿等,即现代医学之心力衰竭。

慢性肺心病可按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予以治疗。

急性发作期

风寒型(急性发作初期):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心悸,痰多白沫,胸痞干呕,肢体浮肿,发热恶寒,苔白腻,脉弦紧。治宜解表散寒,温里化饮。处方:麻黄10克,桂枝10克,法半夏12克,细辛6克,白芍12克,五味子12克,杏仁12克,干姜6克。水煎服。

痰热型(呼吸道感染加重期):发热,面亦,烦躁,痰壅气塞,难以咯出,苔黄,脉浮数。治宜清热,祛痰,化饮。处方:生石膏30克,鱼腥草30克,知母12克,黄芩15克,川贝6克,栀子20克,苇茎30克,杏仁12克,板蓝根30克,桔梗12克,前胡12克,冬瓜子30克,苡仁30克,桃仁10克。水煎服。

水气凌心型(心功能不全):咳喘气急,发热畏寒;面色苍白,不能平卧,张口抬肩,心悸,浮肿,口唇指甲青紫。舌淡,苔白腻,脉沉弱。治宜温阳利水,散结化饮。处方:茯苓30克,白术30克,党参60克,桂枝10克,泽泻10克,制附片20克(先熬),葶苈子12克,麦冬20克,桑白皮12克。水煎服。

缓解期

慢性肺心病缓解期仍有气短、咳喘、心悸等症状,不过比之急性期有所减轻和缓解。此期治宜扶正补虚。处方:菌灵芝30克(先熬),核桃仁30克,麦冬20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五味子20克。水煎服。此方宜常服,才能减少急性发作。


缓解期除了扶正补虚的治疗以外,还必须从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才能减少发作,单纯依靠服药,疗效不能巩固。


名医专家风采